世林文学>科幻>蜀臣 > 第444章、蒙眼
    如离芒唐所意想的,姜维的确在作接应的准备了。

    得西凉铁骑的骑卒禀报后,他不仅派遣士卒前去浮桥两侧组强弩阵,且还下令将营寨拆解。

    在原本的计划中,汉军罢兵归去时要将此营寨夷平,现今则是想就地取材,用营寨的木板制作木筏。

    自然,仓促之间制作的木筏,肯定简陋且不牢固。

    至少身躯庞大且沉重的战马是无法承载的。

    但姜维顾不了那么多了。

    有六畜蕃息的河西走廊在,将战马遗弃了,数年后一样可以繁衍出来。

    但地小民寡的大汉,难以承受太多将士的丧损。

    只是对这些木筏能让多少汉军归来,他委实没有多少信心。

    盖因魏军整个鸣沙山-屈吴山的魏军防线,汉军仅是占据了这座营寨,依着常理而言,对岸的伏兵已起,依鸣沙山的营寨以及各个戍围的魏军也应来夺回营寨,将汉军彻底困死在这里才对。

    然而,如今的他们,依旧与先前一般做固营死守的姿态。

    事出反常必有妖。

    唯有的解释,那便是邓艾与费曜将原先戍守此地士卒的一部分调往大河对岸了,令剩下的士卒仅能守御而无力前来夹击。

    是故,姜维心急如焚。

    逆魏设伏,仅是骑兵的数量便近万,再加上从防线调回去的步卒,张苞能带多少骑卒脱身归来?

    ........

    尽人事,听天命罢。

    一路被南匈奴骑兵肆意倾斜箭矢的张苞,听着身后不时传来烧当族众落马的惨叫声,回首远远看见费曜部正奋力赶来,不由心中悄然叹息了一声。

    虽然烧当族众也开始以弓弩反击了,但在巨大的兵力劣势下于事无补。

    不过短短的十余里路程,他们再度丧损了百余骑。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些烧当族众并没有士气崩溃,抑或三两亡奔出阵向魏军投降乞活。

    拜早年魏国在凉州多次平叛、多次对羌胡部落造杀戮所赐,他们觉得投降才是死路一条,跟着张苞或能搏得一线生机。

    况且,他们被羌王芒中遣入大汉时,家小皆被官府起宅屋、分田亩与划牧场安置,即使战死了亦无需忧虑孤儿寡母饿死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