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林文学>穿越>大清女主—孝贞皇后 > 听辅之议
    眼见局面僵化,载垣、肃顺不敢威逼太过,只得跪安退出大殿。

    刚回到朝房下处,又有小太监匆匆传话:“圣母皇太后训责主子爷惧怕臣子失了天子体面,如今教主子爷殿外罚跪,母后皇太后急诏各位王爷大人赶紧过去!”

    端华“啪”地一声摔了茶盏:“这是要效法杀子立威的武后么?”

    抱怨归抱怨,众人到底不敢扣上欺凌幼主的帽子,擦一把汗匆匆折回烟波致爽殿,郑重为方才的唐突失仪向两宫皇太后请罪。

    那拉氏趾气扬声:“叫大起儿,让朝廷的忠臣为我们母子说句公道话,看看是皇帝为君不正还是你们为臣不恭!”

    把六岁的幼主吓的失态遗溺,说破大天也饶不了一个“跋扈”罪名,辅政八臣只好放低姿态,由载垣代为陈情,“请皇太后暂宽期限,奴才从长计较,必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钮祜禄氏见好就收,居中劝说那拉氏对八大臣从轻发落,最终以御前失仪为名,罚了载垣一年俸银,这场以“听政”、“辅政”为主题的御前交锋才在两宫皇太后取得微弱优势的形势下暂时告一段落。

    对手是一个女人,如果她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疼惜,你就不要妄想能在拼狠斗凶的过程中占据上风,载垣八人聚头商量半宿,最终还是景寿力排众议一锤定音:“咱们且让一步,拖回京城再行计议!”

    肃顺十分踌躇:“一退再退,我等焉有退路?”

    景寿微微一笑:“请太后听政,未必是请西边听政!”

    肃顺大喜:“妙!妙!妙!”

    八月十五日中秋朝贺,辅政八臣进表,恭请慈安皇太后垂帘听政。

    对那拉氏来说,这一手是颇为毒辣的:你西太后不是说应该由皇太后主政吗?成,我们照你的意思办,至于是一位太后主政还是两位太后主政,想来你是不能过于计较的。东太后为大行皇帝中宫,贤德之名著于四海,先把她推出来堵住众人口舌,看你还有没有脸面继续闹腾。

    钮祜禄氏沉吟片刻说道:“朝政一事,圣母皇太后更加干练,叫她问询殊为合宜,免得——”

    那拉氏伶俐,不等钮祜禄氏把话说完,立刻抢先接道:“姐姐不必过谦,您是母后皇太后,理应从其所请过问政事。”

    钮祜禄氏看了她一眼,极为迷茫地点头应承:“先这样办吧。”

    对八大臣来说,请慈安皇太后听政是权宜之计,那拉氏所以能够接受,一则不能显露自己的私心,再则清楚钮祜禄氏疏于理政的秉性,哪怕最终的结局是东太后独摄朝纲,少不得还要对自己多加借重,总强似现在做人木偶的景况。

    事实也如那拉氏所料,在内侍搬了成堆的奏折送到东暖阁后,正看着载淳写大仿的钮祜禄氏头也不抬地吩咐随侍总管太监周塽:“你去请圣母皇太后过来说话。”

    过不片刻,西暖阁的那拉氏应邀而来,钮祜禄氏从载淳跟前站起身,指着桌案上的本章说道:“我想了一个一举三得的主意,你且听一听,要觉得妥当,咱们就先应付他们几日,别的便等回到京城再做区处罢!”

    那拉氏忙道:“姐姐请讲。”

    钮祜禄氏缓缓而叙:“你就在我这儿批阅奏折,琐碎事不论,有要紧的你讲给我和皇帝听一听,我呢,被他们问起来不至于无言以对,皇帝又能耳濡目染,对将来亲政理事也有好处。当然,当务之急是不能让居心叵测的外臣看了笑话。”

    “这——”那拉氏欲迎还拒,“让妹妹批阅,是不是有欠妥当呢?”

    钮祜禄氏笑道:“由谁批阅奏折,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皇帝知,他们心里有数,没有证据还敢妄诽上殿么?或是你觉得委屈,不愿意做几天幕后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