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林文学>修真>高铁首席专家 > 第356章 昆仑隧道
    现在唯一的不足,就是绿皮火车的速度还不尽如人意。

    武文杰希望手里正在研制的高铁动车组能够早一点面世,他一直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忘我工作。

    于公而言,他是希望铁路大动脉的运行能更快更通畅,从小小的“私心”来讲,他也迫切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可以早一天坐上高铁,享受到更快捷的交通便利。

    “我这不算自私吧?”他有时会这样悄悄问自己。

    家乡养育了他十八年,离开家乡后,在大学校园,在铁路工厂,他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

    在家乡的时候,他只是在电影里看到过火车的样子,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会把制造各种各样的火车,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更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领军人物。

    他希望报效家乡,他希望报效学校,他希望报效工厂……

    而这一切,恰恰构成了对国家、对社会、对这个时代最好的贡献,最大的回报!

    “武总你快看,前面就要进入昆仑山隧道了。”

    坐在武文杰身边的工程局专家一声喊,把武文杰从沉思中拉了出来。

    说起昆仑山隧道,专家收不住话匣子,如数家珍般讲开了。

    搞隧道的专家讲隧道,就如同让武文杰讲火车,那讲起来可不是一般的水平。

    武文杰听得津津有味。

    这昆仑山隧道是世界高原永冻区里最长的隧道,位于青海境内,全长1686米,海拔高度4648米。

    隧道的长度相当于400米标准跑道转四个整圈,还要挂点零。

    而论起高度来,则要比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半山腰还要高些。

    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实在太特殊了,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条件,让这个隧道的施工完全不同于其它任何其它隧道。

    “施工的时候,我们差不多快把招术想绝了!”回忆起当时情景,专家感慨万千。

    专家的这番话,让武文杰深有同感:“我们引进、吸收、消化高铁动车的设计制造技术,跟你们修隧道完全是一股劲,真的是要把人的脑袋都想破了。我太理解了,那个过程,真熬人啊。”

    探索和创新,永远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

    传统的喷射混凝土方式,有干喷和**,但在高原高寒冻土地区,那两种方式都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决定采取湿喷混凝土,要冒巨大的安全风险,但不这么做,技术上更无法向前推进。

    怎么办呢?